3月份,微信官方发布公告,内侧了半年的互选广告业务全面开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广告主标签下进行投放。这引发了一些靠接广告维持运营公众号主和微信公众号广告中...
3月份,微信官方发布公告,内侧了半年的“互选广告”业务全面开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广告主”标签下进行投放。这引发了一些靠接广告维持运营公众号主和微信公众号广告中介的恐慌,担心官方的插手会搅乱目前的广告市场秩序,让一些粉丝少,门类偏,个人主体的公众号更难维持下去。
其实仔细看看官方说明可以了解到,目前“互选广告”有“广告推荐”和“内容定制”两种方式。“广告推荐”是在你的文章末插入广告卡。“内容定制”模式是号主为广告主度身打造的广告文案,属于更高级的定制服务。【粉丝太少,马上微信公众号加粉丝】
可以看出两种模式都与目前微信公众号广告的模式不同,这也就说明了两者定位其实是不同的。“互选广告”定位更倾向于提升品牌形象、传递企业理念这样高大上的模式,而自发广告市场定位更侧重于产品推介、粉丝转化这样更实际更拜金的模式。也就是说“互选广告”的广告投放者应该是大品牌、大企业,走更有质感的广告路线,自发广告市场的广告投放者是一些微商品牌、小型电商、小微企业,走亲简单粗暴的大众化广告路线。
目前已知的是,“互选广告”的投放要经过官方的审核,也就说并不是任何门类的广告都可以投放。而从目前一些自发广告市场来看,如自媒体交易平台,上面发布的广告内容是五花八门,上到品牌硬广,下到黑五类广告,全部都有,并无任何苛刻审查。尽管官方会对发布的内容进行过滤,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内容露骨的广告经过一些包装还是能骗过官方的眼睛。这就说明了两者的客户群体并不冲突,还是会有大量不能走官方途径的广告流入自发的微信公众号广告市场,毕竟“互选广告”的大门不是向所有人敞开的。
从官方的说明我们还看到,目前“互选广告”采取的KPI是承诺曝光量,这做到了广告的效果和广告支出的平衡,也就说广告曝光量达不到,广告费也是会打折扣的。目前自发广告市场的KPI是粉丝量,也有一部分是按照点击量计算。也就说自发市场的广告效果并没有一个实际的保障。这实际是考验了选号人的眼光和分析能力,投准了稳赚,投不准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目前还知道的是,“互选广告”开放的只是“广告推荐”模式,“内容定制”还在测试。而“内容定制”的模式将会是以后公众号广告发展的趋势,这对公众号主的要求会更高,必须有强大的策划功底,良好的文笔,还要禁得起广告主一次次的修改推翻重做,因此个人公众号主或者没有策划能力的团队,还只能乖乖的接受传统的广告模式。但从利润来说“内容定制”肯定利润更高,一个公众号每月接两个就足够运营支出了,在定价方面公众号主更有话语权,而传统公众号广告还只能为了五块十块的利润费尽口舌,定价主导权全在广告主手里。
尽管“互选广告”已经到来,但从其定位、模式、效果、价格来说,和现有的公众号广告市场并不冲突。毕竟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各有优势,各有拥趸,各有市场。